为何要建设弹性城市?

  从我国城市发展实践来看,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过程已让我国实现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但与国外城市相比,我国城市承载了超大的人口规模,而且仍处于持续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

  近年来频发的地质灾害、特大暴雨、夏季持续高温、雾霾天气、沿海城市的台风威胁、资源型城市与区域的资源枯竭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现实问题,正考验着我国城市的适应力和恢复力。

  除了受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城市系统本身的结构特征也表现出一定的脆弱性,如城市空间骨架过度拉大、城市经济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保障不足、工业化城市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面临的外部胁迫性因素和内部结构性因素的双重扰动,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的脆弱性。如何有效消化并吸收内外部干扰,提高城市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响应能力、适应能力与恢复能力,是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道路必然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弹性城市规划应集中关注城市系统最脆弱的部分,不仅包括硬件方面的基础设施体系,还应关注软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增强不同社会群体的适应能力和弹性。

  在弹性城市规划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需要整合土地利用、能源管理、生态系统服务、住房、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环境等多个部门,彼此之间需要通力合作。

  因为每个城市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不同,所以,各地制定弹性城市规划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弹性城市规划不是仅仅针对整个城市的规划,应落实到具体空间单元,最好是落实到城市社区层面。

  各级政府部门在弹性城市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城市管治以及必要的法律和政策框架是弹性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7-08-24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