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分类贵在坚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产生的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其中农村生活垃圾尤为突出。改善环境卫生,村民有意愿,政府更是乐见其成。近年来,为打造宜居环境,在“美丽天津”工程建设中,津郊各区县纷纷启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处理工作,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垃圾分类不是一阵风,要想复原曾经的蓝天、碧水、鱼虾满仓,必须切实持久地开展环境建设,垃圾分类贵在坚持。

  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如今我国农村每年的垃圾产生量接近3亿吨,而且这个数字未来将会有增无减,“垃圾围村”是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如何建立起一个长效管理机制,将每日产生的大量垃圾从农村运出来,真正做到日产日清?垃圾分类处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解决途径。

  在城市社区进展不佳的垃圾分类,在农村却有着良好的推广可行性。这与农村垃圾的构成以及农村长期以来的生产习惯有关。在广大农户每日产生的垃圾中,可堆肥垃圾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比如餐厨垃圾、家畜粪便、废弃农作物、秸秆、树叶,等等,长期以来,在广大农村,农民们早就有堆肥的习惯。与城市相比,在农村实施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明确,由于很多村庄农户家是独门独院,谁分谁没分一目了然。另外,在农村垃圾分类可能会成为大家打招呼常聊的话题,责任区内农户、保洁员以及村干部之间形成了互相监督的机制。

  垃圾分类不是口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政府、村干部以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需要每家每户都参与进来,而且是长期参与。要切实持久地开展垃圾分类,首先做好宣传引导,在派发相关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相关趣味性活动,促进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吸收,通过宣传引导,让他们有意识地改变固有陈旧习俗,将垃圾分类作为日常的行为习惯。其次,政府层面要确保资金、设备、设施的落实,建立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专项资金,按照一定标准,对垃圾集中处理站进行合理补助。此外,加强考核、长效管理,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理工作纳入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考核,通过采取定期、不定期暗访督查和考核考评等形式,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常态化。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6-07-04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