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如何做好人工湿地管理?

  当前正值汛期,各地防汛指挥部绷紧了防汛这根弦。笔者认为,人工湿地管理不容忽视,要做到既改善水质,又保证汛期安全,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绷紧防汛安全弦。各地的河道走廊人工湿地多数是在排涝河内建设的,在建设前就承担着当地的排涝泄洪任务。因此,人工湿地管理部门要有大局观念,把防汛放到首要位置,并且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管理。
  制定汛期应急预案。为了保证汛期安全,人工湿地管理机构需要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汛期应急预案,应付汛期出现的各种情况。汛期前,要组织进行几次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反应迅速、处置恰当。
  储备充足防汛物资。防汛物资储备要做到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过关、调用方便。防汛物资储备必须到位,实施就近储备。要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留有余地。要加强实战演练,加强联系沟通,随时待命。有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加强协作。
  安排人员进行汛期值班。人工湿地管理机构要建立防汛值班制度,统一安排值班人员负责。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坚决杜绝空岗、漏岗现象的发生。值班人员必须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坚持24小时值班。一旦出现险情、灾情,要及时向带班领导汇报,妥善处理,不得有丝毫麻痹和懈怠,同时向辖区防汛指挥部汇报。
  定期检查加固生物岛珊。人工湿地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河道内的生物岛珊进行检查,看浮体、固定吊环、弹性填料、围网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看能否抗汛期冲击。对浮体、固定吊环、弹性填料、拉绳、固定桩进行加固,确保生物岛珊保持平衡,升降自如。对生物岛珊采取配重固定、浮动灵活的固定方式。建议在主汛期将生物岛珊拉至河岸两侧,减轻汛期行洪阻碍及行洪对岛珊的冲击。
  组织雨后抢修。大雨过后要对河道走廊人工湿地进行全面排查,看哪些地方被冲毁,对冲毁的河坡、桥梁、生物岛珊抓紧进行抢修。
  保证供电畅通。要加大对供电设备的巡查力度,增加线路巡查班次,保证汛期用电持续畅通。重点做好高压器具、电缆、信号电源箱、导线弛度及树木是否侵界,有无可能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影响设备运行等检查,保证各环节随时处于良好状态,为安全生产、确保供电畅通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确保拦水闸启闭正常。管理人员要定期试用拦水闸电启闭装置,确保启闭正常。在汛期要备齐人工湿地人工启闭器材,也可以配备自动发电机,以防万一。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09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