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防治

  本报讯 (记者 武珍)“我们建议在山西省政府统筹领导下,建立由省发改委牵头,气象、环保部门合作创新的‘大气污染监测预警机制’,推进区域大气污染监测数据资料的跨部门共享平台建设,从科学层面继续开展对大气污染及雾霾天气形成机理源解析及污染迁移规律研究,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决策技术系统的跨部门科研合作,继而增强大气污染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及时为政府和公众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近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赴晋就“应对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防治”课题进行调研。

  “在气候与环境友好的协同控制策略中,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并建立低碳环保消费模式。”“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健全和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科学布设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等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并确保其连续性监测,为山西领导及决策部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以及开展大气成分观测预报、气候预测预估、大气成分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调研活动中,委员们就“如何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内生动力”提出诸多真知灼见。

  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表示,将全面吸纳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从政府层面全面推动全省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企业生产方式,以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民众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进程,推动形成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大气污染的良好氛围。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3-07-25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