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核算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慧说,要真正实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还有一些理论和方法上的难题需要进一步破解。这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并正通过多边或双边国际合作,促进相关理论方法的完善与核算体系的建立运行。
据江泽慧介绍,由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并于2004年启动的“绿色国民经济框架下的中国森林核算研究”项目,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研究开展了森林核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中国森林核算方法,建立了从森林存量到森林流量、从森林开发到森林保护、从森林经济功能到森林生态功能的系统核算体系;并提出了森林核算的框架和具体方法,为今后全面、科学地开展省级和区域森林核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规范和适用的操作手册。
江泽慧说,该项目完成了林地林木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根据2005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年)结果,首次完成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林地林木实物量和价值量的系统、全面核算。全国共有林地和林木总资产为133535.94亿元,按2004年全国人口统计计算,我国人均森林财富拥有量已达到10272.94元。
该项目还完成了森林产品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在森林产品产出核算方法上,修正了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中林木(包括竹林)培育和种植业产值计算方法,扩展了统计产品范围,扩大了统计口径。森林每年提供了5257.03亿元的林产品,其中4784.65亿元属于直接向国民经济提供的林产品。此外,该研究还首次实现了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核算,把森林所提供的生态产品与服务价值试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从森林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固土保肥、固碳释氧、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和景观游憩等7个方面,对全国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测算,我国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125239.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