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生态压力为生态优势

  本期提示
  江苏省宜兴市把生态宜居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水污染防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把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中心任务,把环保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支撑,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江苏省宜兴市地处太湖上游,在“十二五”时期,如何将生态压力变成生态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笔者认为,必须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把生态宜居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建设“生态宜居城”是宜兴“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之一,它指明了宜兴的发展定位、发展优势、发展方向和发展依托,体现了百万宜兴人民的价值取向。建设“生态宜居城”,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宜兴的生动实践,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任务。实现生态宜居核心价值追求,一靠促发展,二靠保民生。促发展,就是要把服务发展作为环保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要坚持环保优先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用足用好环保政策,不断提升环境准入门槛,以“三高两低”企业和化工企业为重点,坚决淘汰劣质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以产业升级促进环境升级;要创新环境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式,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惩处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提升全市环境质量,以生态优势保障可持续发展。保民生,就是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推进民生环保专项行动,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把水污染防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治太保源是江苏的重中之重,更是宜兴的头等大事,必须把水污染防治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来抓。继续落实“河长制”,强化领导责任、属地责任、部门责任、企业责任。大力推进以截污清淤、排污口封堵、河道保洁、两岸绿化、生态修复等为重点的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扩建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污水纳管进程,开展排水达标区创建活动,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清理模式,加快污泥处理进程。到2011年底,基本形成排水用户全接管、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厂全提标的国内一流污水处理体系。大力实施水环境修复工程,继续建设湖滨生态防护林,加快湿地修复工程进度,继续实施太湖清淤和河道疏浚工程,深入推进蓝藻机械化打捞、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大力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取缔沿湖一公里范围内的传统种植养殖业。加强水质监测预警,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加快第二水源地建设进度,快速推进饮用水复线工程,实现饮用水水源“双保险”。
  把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中心任务。把握转型发展重要着力点,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必须把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中心任务来抓。要紧抓《宜兴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和《宜兴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两个龙头,明确工作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加快制定并务实推进具体实施方案。要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着力积聚环境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以中水回用、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鼓励并督促企业走节能、降耗、循环发展之路,全面完成COD、氨氮、总磷、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削减任务。要做好固危废处置工作,深化固体废物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固废处置服务市场,建立固废有偿收集、运输和处置机制,实施放射性废物集中处置。加强机动车尾气管理,普及机动车环保分类合格标志发放,推行新车国Ⅳ准入标准,加快推进机动车“油改气”,实施重点区域“黄标车”限行。要发展低碳经济,加快推进“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省级生态园区和低碳园区建设,积极探索低碳社区、低碳学校建设。
  把环保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支撑。牢牢把握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切实把环保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支撑。要按照“政治思想强、能力素质高、工作作风硬、廉洁自律好”的标准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要弘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宜兴环保精神”,切实增强环保队伍爱岗敬业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契机,切实加强能力建设,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实践舞台,不断锤炼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总之,要把环保队伍打造成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群众信得过的“环保铁军”,为把宜兴建成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1-03-28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