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以下简称《总规》)是2000年起编制,2004年省政府同意上报,2006年国务院批复的,算下来,至今距离规划期限已过半。
那么成绩怎么样?未来城市发展还将面临哪些新形势?近期,宁波市规划局组织专家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
通讯员 叶建明 记者 樊莹
专家评估:10年变化翻天覆地,城市空间格局初步形成
5年前,宁波籍的王娇(化名)离开家乡,奔赴四川当支教老师。那年,轨道交通1号线福庆北路站试验段开工,王娇清楚地记得,当时还和朋友在施工地前兴奋地转了一圈。
2013年初,已为人妻的王娇重新回到宁波,这一次,熟悉的街巷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大的方面,东部新城有了一定规模,奥体中心“落子”姚江新区,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铁让宁波迈入长三角“同城时代”;小的地方,她所居住的潘火小区公车站停靠车辆多了,南外环线施工过半,宜家也引入宁波。
《总规》实施近10年,宁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总规》确定的目标已提前实现,如“两带三片双心”组团式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初步形成;以港口为龙头,公、铁、水、空齐头并进的城市综合交通建设目标提前实现;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环保设施逐步完善等。
形势逼人:城市发展要转型升级,必须要进一步谋划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城市发展面临着转型发展,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谋划。”宁波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这两年,PM2.5这一空气监测专业术语成了老百姓口中的流行词。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政府部门从过去的不了解到现在的越来越重视。前几天,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生态市建设工作会议,专门提到“黄标车”和“无标车”的整治。
宁波市生态办的负责人表示,到2013年底,车辆环保标志发放率预计达90%;无环保标志(包括绿标和黄标)不得新办理进港许可证和运营证。
宁波市公安局介绍,8月1日,“黄标车”和“无标车”第一阶段的限行工作正式实施,虽然目前对违反者主要是劝导,但从12月1日起,将依法实行扣分、罚款处罚。
修改重点:考虑生态格局,避免城市无限制扩张
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成为示范区的核心。下一步,现行《总规》是否需要修改?宁波市规划局近期组织专家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尽管专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但从初步评价看: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指明灯”,宁波确实需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适当修改现行《总规》,其中生态、交通、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城乡统筹是重点。
“《总规》应从更广的空间范围考虑宁波城乡生态格局,避免城市无限制蔓延扩张。要建立一个衔接紧密、有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筑以‘双快’系统为骨架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优化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谋划一批重点功能区块,如空港经济区、新材料科技城。”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