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1月3日电(记者魏梦佳、沈??)一些专家在3日进行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提出,目前非点源污染已逐渐替代点源污染成为世界上湖泊水质问题的主导因素。
据介绍,点源污染是中国大多数湖泊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具有排放位置固定、排放量相对稳定等特点,对其进行系统化的调控必不可少。非点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城镇径流、农田化肥使用、土壤侵蚀、畜禽养殖等方面。随着降雨和农业灌溉,这些污染物流入湖泊造成污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认为,长期以来,来自工业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的点源污染被当作入湖的主要污染源, 中国湖泊管理主要针对这些点源污染进行。而随着人们对湖泊及其流域环境问题认识不断增强,非点源污染已逐渐替代点源成为世界上湖泊水质问题的主导因素,但在中国对其控制仍属起步阶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也说,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湖泊污染的重要因素。因受到土壤、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广泛性、滞后性等特点,因此很难控制,其入湖污染物削减问题是世界及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解决此问题,不少专家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更系统化的方法,将湖泊流域作为整体治理湖泊,同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从源头上修复湖泊生态。
另外,记者还从会议上了解到,湖泊水资源萎缩、水污染以及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及中国最棘手的水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在湖泊大会上说,中国的湖泊治理除了需要依靠工程技术外,还需要构建公众参与体系。
3日,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儿童专题活动现场,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小学生们也聚集在一起,“坐而论道”,通过演讲、讨论等方式交流了自己对于湖泊湿地保护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