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的太行山山麓,《经济日报》记者看到,一棵棵年前新栽植的侧柏、油松、枣树、核桃树生出新芽。10万亩人工林,为平山、行唐、灵寿等8个县(区)的山区披上了绿衣。
来自河北省林业厅的数据显示,2016年,河北省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23万亩,创近年来新高;森林覆盖率达到3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河北省加快绿化攻坚,背后是对森林生态红线的坚守。河北省计划到2020年,全省森林面积达到652.
河北省从2014年便开始探索生态红线的划定工作,从那时起,全省启动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流水网建设和污染治理、保护和恢复重要湖泊湿地、山体修复、绿色河北攻坚行动以及建设高效清洁农田5大工程,要求到2017年,在减少地下水开采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04.1万亩,亩均用水量降低到
红线划定了,在发展过程中该如何守护?河北省规定,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范围内,实行产业“准入清单”管理,严格保护各类生态用地,恢复保留生态空间,配套出台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实行严格保护。
河北省在海洋环境保护中,专门出台了《河北省海洋生态红线》,针对自然岸线、海洋保护区、重要河口生态系统等八大海洋区域分别制定了管控措施。
按照《规划》,河北省划定的湿地红线为94.
对于河湖水域生态红线保护,河北省要求在临水控制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任何有碍河道行洪安全的活动,2020年完成主要行洪排沥河道岸线利用规划;同时,将张承坝上地区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的105万公顷草原、坝下地区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项目的45万公顷草原全部划定为基本草原。同时进行全省所有河流生态补偿机制,并对全省七大水系主要河流实行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对造成水体污染物超标的设区市、县试行生态补偿金扣缴政策。
通过这些措施,河北各界逐步认识到生态保护红线是不可碰触的“高压线”。“在湿地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生产设施。严格以双龙河为界,所有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都在实验区及湿地外围进行。”曹妃甸区旅游局副局长闫立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