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完成减排任务,目前减排工作进展情况良好。
海南省政府先后制定并下发了《海南省落实“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工作方案》和《海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委托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与各市县政府签订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责任书。今年开始,将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市县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内容。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进展缓慢的市县进行通报批评,暂停审批其新建项目环评审批,要求其政府主要领导向省领导说明情况。
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据悉,生活污水是海南省主要污染物的重点排放来源。2007年,全省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87%。因此,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能否顺利完工并稳定运行,是实现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目标的关键。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新要求和海南省的特殊情况,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克服各种困难,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多种措施,奉行“小财政,大环保”的理念,计划投资25.8亿元,建设28个污水处理项目,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75.9万吨,配套管网755.2公里,用3年时间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为了顺利完成上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省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方晓宇任组长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召开全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动员大会,与市县政府签订了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责任书,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下发了《加快推进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海南省污水处理项目设计、监理、施工招标实施方案》、《海南省“十一五”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和《海南省“十一五”规划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管理办法》,建立了联合审批制度。
为确保污水处理厂按时建成投产,今年上半年以来,省长罗保铭和常务副省长方晓宇又先后4次召集相关市、县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专门就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目前,全省已有12个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其中:海口桂林洋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桂林洋高校区污水管网已接通,今年10月正式运转,桂林洋农场场区配套管网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近期将进场施工;三亚市红沙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化学需氧量处理系统已于9月20日通水调试。
海口长流、洋浦、定安、澄迈金江、白沙和琼中等7个污水处理项目,分别于今年6月和10月动工建设。上述污水处理项目陆续建成,为全省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抓好燃煤机组脱硫工程建设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污控处有关负责人指出:2007年,全省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100吨,占全省排放总量的70.7%。严格抓好华能海口电厂4台125MW燃煤机组脱硫工程建设,是海南二氧化硫减排工作的重点。
据了解,目前,4号、5号机组脱硫工程已于今年4月完成了168小时调试,现已正式运转。6号、7号机组脱硫工程已于11月完成了168小时调试,现已正式运转。目前,1号、2号机组正在办理关停的相关手续。
同时,省政府已正式批准华能海口电厂1号、2号机组关停退役。4台现役机组脱硫工程竣工投产,两台小机组顺利关闭后,海南省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将首次大幅度下降。
提高工业企业污水治理水平
“十一五”以来,海南一直着力提高工业企业污水治理水平。为抓好糖厂污染治理,多次召开了全省糖厂环境管理及污染减排工作座谈会,讨论了当前全省糖厂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糖厂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责任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据悉,目前全省24家糖厂中已有15家糖厂,于2007年以前按要求完成了无滤布真空吸滤机工艺改造,今年又有8家糖厂完成无滤布真空吸滤机工艺改造。而华能海口电厂也于2008年初完成冲灰水改造,实现废水零排放。金海浆纸厂一期100万吨造浆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工程于2008年4月竣工投产,5月排水化学需氧量从213mg/L下降到90mg/L,至今设施运行稳定,排水化学需氧量浓度稳定保持在100mg/L以下。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通过加快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以及加大对电力、造纸和制糖等重点行业的工业污染治理力度,保证了全省重点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有效控制了海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海南生态省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