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城市”已经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理念,2004年佛山推出第一批以污水处理厂为主的城市可经营项目以来,先后实施的有广佛轨道交通、节能减排、“三旧”改造(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绿化工程等项目,充分体现了佛山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建设、经营和管理水平。初步走出一条具有佛山特色的科学经营城市道路,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成效。
佛山市常务副市长周天明介绍说,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人的活动为主要内容,自然与人文关系相互交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有机结合的空间综合体。我们认为城市拥有多种多样的丰富资源,可供经营利用。这种资源不仅是基础设施资源、产业资源,也是一种泛资源,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的、现存的,同时也包括无形的、精神的、潜在的。按照其经营属性,我们将城市资源分为3类:第一类是城市可经营项目,如交通、环保、供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标的冠名权以及各种产业等等;第二类是城市非经营性项目,如城市河道治理、城市防灾体系、消防、公安、防空、水利等等,通常我们称之为公益性事业;第三类是城市准经营性项目,如机场、轨道交通、自来水及管网、体育场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等。
近几年佛山市在市政作业市场化方面做了很多尝试:顺德区伦教街道生活垃圾清运作业向社会开放,三水绿化养护和环卫清扫作业社会化招标,高明区将中心城区街道保洁、垃圾清运、化粪池和下水道疏通、绿化养护等作业对社会公开招标。通过招投标,佛山14个中标项目污水处理运行费率在0.70元~0.90元/立方米之间,比原测算的指导价0.95元/立方米低,减轻了污水收费压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黄挺点评到,盘点佛山过去数年经营城市的种种做法,追求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社会效益,因此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发展条件和城市人文环境。黄挺说,佛山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用市场化、国际化、资本经营的手段,将城市可经营项目推向社会市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城市管理社会化,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大大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古老的历史名城焕发青春与活力。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佛山以国家大政方针为重,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营城市,确保城市平稳发展的重要措施,在2008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签约仪式上,汾江河整治西隆片截污工程、桂城南约旧工业区改造、南庄污泥处理厂工程等涉及交通、能源、环保、市政、现代服务业、民生事业等众多领域83个城建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了442.26亿元,这些项目不仅可以促进佛山地区经济的平稳发展,而且将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集约用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佛山市市长陈云贤说,经营城市,不仅是经营、集聚、重组城市资源,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取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追求社会效益,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城市功能、环境、品质及其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创造良好的城市发展条件和城市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