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塘河污染仍防不胜防 专家提出破解建议(图)

第一个排污点泥浆满挂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宋伟光 编辑/小 雨)连日来,媒体对绿塘河受污染一事进行了广泛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为了堵截泥浆车继续排放泥浆污染绿塘河,市建筑垃圾管理站连续数日派出人员对绿塘河上游进行明查暗访,已封闭了两处排污口。但26日笔者在跟随该站工作人员到现场采访时,排污情况依然严重,有关专家指出受害最大的是湛江港湾和航道,并提出破解建议。

绿塘河的源头便是这个成千亩的堆场

  《图读湛江》图文并茂第一时间报道了绿塘河受钻桩泥浆污染后,市建筑垃圾管理站非常重视,连续数日派出人员对绿塘河沿岸周边进行明查暗访,封闭了两处非常隐蔽的排污口,并在排污口和倾倒垃圾的地方树立告示牌。

  现场目击:两个隐蔽排污口被查封

  笔者跟随该站工作人员查看两个被查封的排污口。一个在开发区加油站附近,一个在泉庄市场上游。两个排污口所在的地方都非常隐蔽,能够发现付出的辛劳可想而知。

  我们查看的第一个排污口是开发区加油站附近,汽车从附近一个大排档进入,里面是一块空地,周围堆满了像小山的土堆,汽车沿着一条破烂不堪的泥路往前开400多米,便远远看见该站树立的告示牌,上面清楚写着“严禁倒泥浆污染绿塘河湿地公园,违者按现行的法规最高限额处罚”。告示牌下堆放了一大堆混凝土碎块。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些混凝土碎块是他们倒在这里堵封排污口的。

这个排污口非常隐蔽

  笔者在现场看到这是一个专门设置的排污口,两个用红砖砌筑的储浆池连在一起,每个池都安装了两条30厘米直径的塑料管直通绿塘河。笔者看到,排污口上面搭建了木棉瓦,周围香蕉树和些野山藤萝等将排污口遮盖得很隐蔽。工作人员说,泥浆车便是从这里浆泥浆神不知鬼不觉地排到河里去。笔者看到池里的泥浆还很湿,泥浆溅得周围的植物上都是。工作人员说,发现这个排污口费了很大劲。排污者对管理站人员进行了盯梢,一有行动便停止排污,管理人员只好设计“反盯梢”,才查到这个排污口,并立即拉来混凝土碎块堵塞,且在旁边树起告示牌。一位住在附近工棚的老伯也来到现场向我们反映:“泥浆车这里都是晚上排污,三更半夜被他们烦得要死,排污口被封后这两晚安静多了”。
  另一个排污点在泉庄市场绿塘河上游,距人民大道100多米左右的地方,但由于周围无路可入,我们只好从泉庄市场绕道4公里左右路程,从绿塘路煤气公司气站旁边的一条“绿塘北九路”进入。汽车穿过一些居民住宅来到一片有上千亩的荒地,据笔者所知刚才这道路是进入这片荒地的唯一通道。据一位居民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山谷,中间是??塘村的农田,由于人民大道和绿塘路的房屋迅速建起,也没有留下出路,所以这里成了一个“死角”。

群众站在查封后的排污口旁诉说支持

  笔者发现正是这个“死角”成了泥头车和泥油车主们的“乐园”,近千亩的荒地上堆满了倾倒的土方。汽车从中间一条坑坑洼洼的运输通道上经过,尘土飞扬,车窗外尽是黄土,如置身荒漠,而四周却高楼林立,才透出一些现化气息。这个排污口便在这片“荒漠”的尽头,距人民大道泉庄市场100多米的排水道边上。笔者看见现场排泄的泥浆痕迹还很新,灰黑色的泥浆流挂满河堤上,河边都是泥污的痕迹,而几米远的上游却是一条涓涓细流,河水清澈得如山泉。据工作人员说,这个排污点便是绿塘河最上游的一个。据该站管理人员说,由于该站人员少,很难道跟他们周旋,甚至是防不胜防,政府应统一部署统一行动。

湛江港湾的“陆地”会继续外延

  专家支招:“堵”“疏”“罚”结合防止再污染

  从泉庄上游的第一个排污点到海滨大道桥洞口的数公里范围内,不知有多少个隐蔽的排污口,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私建屋的钻桩泥浆直接从下水道排入绿塘河,对湛江港湾及航道将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市建设局城市建设管理高级工程师陈可聪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绿塘河泥浆污染情况如果得不到遏制,受害最大的是湛江港湾及航道。他说,绿塘河湿地公园遭受到的污染只是“经过”的污染,而大量的泥浆被排入大海,长此以往便会淤积在湛江港湾,对港湾生态环境将造成严重的破坏,再直接的是鱼类吸入泥浆沾染须部窒息死亡。此外,对湛江港航道也会造成严重的堵塞,日后疏浚的成本将数倍整治成本。

  陈可聪说,搅拌桩是引起泥浆污染的第一源头,应尽快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目前较为先进的当属旋挖机,既不会造成噪音污染又不会产生泥浆,应以推广使用。但设备改进需要有一个过程,当前政府应出资修建储浆场,选择一些山谷洼地修建储浆场,有偿提供使用,给泥浆一个良性出路。此外,要加强巡查专点监督,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处罚力度,以强有力手段打击违规排放。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08-11-28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