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耿彩琴
与普通商用建筑相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诺基亚中国区新总部大楼采用了“会呼吸的玻璃幕墙”等30多项环保设计,能够节能20%,节水37%。它获得了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颁发的“绿色大楼”金奖,成为中国第一座获此金奖的新建商用建筑。在位于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诺基亚中国园和星网工业园为主体,形成了一条全世界最完整、最具规模的绿色手机产业链,手机从研发、生产制造,到物流配送、市场、服务,全部集聚在1公里的范围内。
站在诺基亚新总部大楼高层,星网工业园尽收眼底。园区内,平坦笔直的马路纵横交错,把这个占地75公顷的开发区最大的园中园划分得井井有条。园区内,包括诺基亚在内的20多家跨国公司浑然一体,形同一个企业的不同车间。马路两侧,分列着欧洲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供货商芬兰艾科泰、全球最大的高密度印制电路板开发和生产厂日本揖斐电、手机天线技术领先全球的英资莱尔德、世界尖端的小型2次电池制造厂商日本三洋能源……每隔几分钟,就有物流车从它们的厂房中驶出,缓缓开进诺基亚的装配车间。
“物流车每跑一趟,都完成了我们跟产业链上其他跨国公司的一次交易,时间不过五六分钟。”这就是诺基亚按照产业链模式建立的高科技产品生产基地每天运营的生动场面。诺基亚工作人员介绍,“看上去我们已经不分彼此,但实际上我们都是相互独立的企业”。
早晨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手机订单,上午配齐部件,下午组装,傍晚赶最后一班飞机就能将刚下生产线的手机送到客户手中。
“零距离”和“零库存”的星网工业园,是一条绿色的手机产业链。诺基亚把它全球主要的供应商全吸纳到“星网”园区,实现“零距离”;整条产业链依据定单生产,借助海关创新举措――在计算机上监管物流配送,产品从生产线下来直接发给用户而不再进入库房,实现“零库存”。
通过产业集聚,全球手机的龙头企业诺基亚与它的合作伙伴之间可以随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各种原材料和零配件也可以通过电瓶车运载到物流中心。这一举措全面提高了沟通和生产运营的效率,减少了因会议差旅、原材料和零配件长途运输带来的成本,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交通工具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包装材料的使用。
串起全球最完整绿色手机产业链的星网工业园,每年的产值相当于北京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一半。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持续发展的星网工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超过6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