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生物技术 西安护城河污染有望获彻底治理(图)

陕西省环保局局长何发理现场检查对比水样

省环保局工作人员在流动监测车内对样品进行分析

环保执法人员到灞桥热电厂进行调查取证

详尽的环保检查记录

   西部网讯(记者 钱海峰)陕西省委“开门纳谏,问计于民”活动开展以来,数量庞大的意见、建议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汇集起来,其中环保问题是网民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天(11月10日)上午,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省环保局进行了采访,并随环保局工作人员一起对网友反映集中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调查走访。

  引入生物治理技术 彻底解决西安护城河污染老大难

  多年来,由于29条市政管道和44条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入护城河的城市污水管道,各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内,水体自净速度远远赶不上污染的速度,造成污染物大量积累,护城河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不断严重,刺鼻的恶臭成为护城河挥之不去的痼疾。在问计于民活动中,网友对护城河的治理问题反映十分强烈。

  省环保局局长何发理表示,对网友的这些意见他们十分重视,由于传统的抽水清淤和水体自净等方法不但投资巨大,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护城河的污染问题。他主动找到西安市长陈宝根,引入新加坡企业在玉祥门外建立试验点,尝试用生物技术解决护城河污染问题。技术人员首先根据护城河水的水质,通过实验室筛选和培养,依照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特点按比例投入河中,使各种微生物平衡生长,形成一条净化水质的微生物反应链,最终彻底解决淤泥和恶臭。目前相关试验已在玉祥门外的试验点取得初步成功。

  记者在现场看到,近500平方米的试验水域内,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理,水质已经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水底淤泥大量减少,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为了更准确的掌握试验进度和效果,省环保局工作人员还不定期将移动监测车开到现场,对水体样本进行对比分析和记录。技术人员表示,根据相关试验结果,通过生物治理技术,将有望彻底解决护城河水污染问题。

  反馈网友意见 实地检查灞桥热电厂排污状况

  对于有网友反映灞桥热电厂的烟囱冒黑烟的情况,环保执法人员特别赶到位于西安东郊的灞桥热电厂进行实地调查。经了解,灞桥热电厂确实会不定期的排出黑烟,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机组启动时需要投入一定的重油辅助燃烧,每次都会持续产生3~4个小时的黑烟;二是由于煤质参差不齐,为了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转,有时也不得不临时加油并产生一定的黑烟;三是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定期进行的油嘴测试,也会产生短时间的黑烟。目前,灞桥热电厂已经在新机组中使用等离子点火技术,从而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只有两台旧机组因采用重油点火,仍会在短期内产生一定的黑烟。

  环保执法人员在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后,确认灞桥热电厂是在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范围内进行排烟,同时也要求灞桥热电厂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继续减少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边环境和群众生活的影响。

  狠抓落实 动员部署集中检查网民反映的环保问题

  “开门纳谏、问计于民”活动开展以来,不少网友通过西部网反映偷排污水和污染回潮的问题。针对这些反映和意见,省环保局计划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污染减排及群众反映突出环境问题环保大检查活动,首先对收集到的457个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归类,要求分五个组进行,每组负责2个市,每市检查4-5天,各组分别由省环保局、发改委、监察厅、工商局牵头,人员由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组成,邀请有关新闻媒体记者参加,省发改委、监察厅、工商局各抽调1台车辆,其余车辆由省环保局负责。检查时间从11月10日开始至22日前结束。

  要求对每个问题要提供一个单行材料,内容包括环境问题的基本情况,整改措施,目前进展情况,完成时限,对不能完成整改任务的要说明情况。对属实的环境问题要严肃处理,本着即查事又查人的原则,能尽快处理的,要及时向网民答复处理结果,不能及时处理的要说明情况。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08-11-11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