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0月26日电(记者王立武)近日在安徽召开的第五届生态省论坛会议上,国家环保部有关专家介绍,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全国各地展开,中国循环经济时代即将来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近30年来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在年均9%以上的速度,资源呈现极度紧张状态。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此后中国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赢”的一项重大举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展开了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时隔三年,循环经济在众多地区工业园中得到快速发展,已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循环经济促进法》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将进入循环经济时代。
据介绍,目前中国的化工、轻工、电力、煤炭、机械、建材等行业、有近4000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以努力实现废物的最小化、资源的最大化、终极处置的无害化。仅辽宁省就有500多家重点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并实施了审核方案。仅此一项,每年就新增经济效益16亿多元,减排二氧化碳等污染物5万多吨。
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也是重要举措之一。截至目前,经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已有30个。
此外,中国还力争用生态产业的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行业与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可持续生产和绿色消费。
来自中国企业家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已有178家,主要分布在能源、化工、冶金、造纸等行业。
自2005年10月,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启动以来,中国已经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07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27%;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了4.16%和3.14%,首次实现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