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水电无序开发 导致渔业种群结构恶化

    新华网广州10月2日电(记者梁钢华)一份由农业部渔业局牵头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珠江流域水电资源的无序梯度开发对沿江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破坏,流域水生生物特别是渔业种群结构恶化趋势明显。专家呼吁,在沿江水电开发时,应加强论证,全面加大对水生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

  珠江流域是中国径流量第二大河流,流域面积达到44万平方公里,包括西江、东江、北江三大水系和珠江三角洲。流域内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渔业资源和种质资源丰富。同时,流域内地形落差近2000米,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已建或在建的水电站13000多座,总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这些水坝等水工工程大量建设,使珠江流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生存空间受到威胁。

  为评估水工工程对珠江渔业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的影响,2007年农业部渔业局启动了珠江流域水工工程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的专题研究项目。经过有关部门历时一年多监测和研究,日前初步完成了相关研究报告。

  根据调查研究,珠江流域共有13988座水利电力工程,水力资源的梯级开发,造成江段水库化、水体富营养化的形势日益严峻。这些工程项目中仅有15%的项目采取或规划了渔业资源补偿补救措施,致使鱼类的洄游通道被阻断,产卵场被破坏,生态环境改变。如不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在10年内将会有近30多种珠江特有鱼类灭绝,珠江水系的水生态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08-10-07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