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图为市民轻快行走于番禺东涌镇的绿道。记者黎旭阳摄

  周为民: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

  广州日报:如何看待十八大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周为民: 它是对我们实现现代化目标认识的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也是从现代化进程实践当中得出的新认识:针对环境、生态、资源等实际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经济与发展和人口、环境、生态资源之间的关系。

  同时,进一步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发展,乃至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都具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个现代文明概念,是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这样的现代化进程当中,同时实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更高程度的文明形态。就此而言,它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实是与时俱进走在了时代前列,并且是在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广州日报:在中国当下的这个时期,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如此高度,有何迫切性?

  周为民:最直接的迫切性,就是由于经济增长和资源、生态、环境之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使得旧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不可持续,所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针对现实当中的重大问题来强调,这也反映了一种新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

  再谈我们如何建设一个美丽中国?一个最基本的支撑就是通过改革完善体制,包括如何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等,这又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联系。转变旧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目标提出了很久,却进展不快,其原因就在于改革仍在途中,各方面体制还不完善,这样不完善的体制不足以支撑我们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仍靠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实现各方面的和谐

  广州日报:如何看待报告中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周为民:我认为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贯思想,就是实现各方面的和谐。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美丽中国,特别强调的就是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发展的同时留给子孙后代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

  广州日报: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如此高的高度,对中国以后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周为民:那就是建设幸福中国。另外,生态文明实际上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所以,作为具有指导思想意义的理论,一定要看得远,要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愿景有认识。

  现代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本身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也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向,因此,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的文明形态,也一定是与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新型的生态文明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会更丰富和更有升华。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2-11-12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