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提出,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这既是对人类环境与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我国环境保护方位的准确把握。环境问题是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世界问题复杂体”,绝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问题。究其本质,环境问题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问题。

  历史地看,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注重末端治理”的环保老路,人类为此付出过沉重代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环境保护也有成功的经验,避免了环境悲剧的重演,但也有一些地方重蹈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而且存在着就环保论环保的情形。

  从我国环境保护的现实状况看,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通过扎实深入的研究,细致科学的分析,认为我国环境形势面临的压力大,环境资源问题突出。把当前我国环境形势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即局部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环境恶化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强烈,解决我国突出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是现实所迫,形势使然,出路所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把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陆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等一系列重大理念、重大安排、重大部署,预示着我国环境保护大发展、大进步的机遇已经到来,条件已经具备。做好环境保护需要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历史机遇,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顺应这种新形势,从国家战略高度,努力探寻环保新发展,谋划未来大战略。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认为,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新道路,各方面的时机基本成熟,时不我待。

  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课题大胆解放思想,着眼改革创新,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提出要积极探索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相融合的环境保护新道路,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必将对我国环保事业健康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1-01-12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