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条梦魂牵绕的河流在汩汩流淌。在万丈红尘中,当你积重难返的时候,它总是悄悄地洗濯,孜孜地润泽,眷眷地抚慰。
一条不长的河流,一条诗情洋溢的河流。它饱蘸冬月的清冽、秋桂的幽怨、夏荷的热烈、春雨的惆怅,悄悄地流经我的心坎,令人经久不忘那河畔炊烟缭绕,白云氤氲的村庄。青山如黛,河柳依依。葱郁的桑林滨河而居,偶尔有牧牛的童子穿梭其中,时隐时现,稚嫩的嘴唇残留桑椹的乌紫,笑靥里漾着怜人的顽皮。一会儿,他脱掉衣裳,跳入河里,扎着猛子,溅起一片水花,然后风静水平,很长时间不露身影。正当你屏住呼吸惊恐不安之际,他已趴在一条小船的边沿朝你龇牙咧嘴地扮着鬼脸了。
我要说的就是这条秋浦河了。一位旷世绝代的伟大诗人曾为它反复吟咏,流连忘返,留下数十首不朽的诗篇。秋浦河是诗的河流,李白的河流。它从此走进了永恒的时空,令我们永远缅怀、憧憬。
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条梦魂牵绕的河流在汩汩流淌。也许是实在的,也许是虚幻的。在万丈红尘中,当你积重难返的时候,它总是悄悄地洗濯、孜孜地润泽、眷眷地抚慰。畅游在它的血脉里,你会体验到琼浆般的至纯至清;依偎在它的酥怀里,你会感受到温敦和熙。伫立河畔,举头仰望长空皓月,或俯睇水中流光溢彩的月亮,勾发的恰恰不是紫梧桐般忧伤的乡愁,而是生命的礼赞。此地此时此景才真正地让我们体味到人生的短促、时空的永恒。乡愁是一种狭隘拘泥的情结,走进诗的河流绝无乡愁可言。
河流是有记忆的。河流的记忆属于卵石不属于水,属于山脉不属于垂柳。鱼相忘于江河,记住的是水而不是河流。柳枝上交喙欢爱的鸟婉转鸣唱,对水照影,河流终非它的归宿地。而人一旦真正地走进河流,记忆的沟回里经久不息地流淌着它的精髓。
秋浦河的记忆属于月亮。秋浦河的月亮是世上最清瘦的月亮,较之瘦西湖的月亮绝不逊色。“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无论是空中还是水里的月亮都让你情不自禁地敞开心扉,爱怜地掬在手里,烙在心上。掬水月在手,水漏月残,人生苦短。要不然李白窥见斑白的双鬓怎会惊天动地地浩然长叹!
我记住了秋浦河,记住了月光下银色的沙滩。我躺着,恍惚有一位似清瘦月亮的姑娘侧耳与我喁喁私语。月光是我们共同走进美好记忆的通道。我们在稔熟的禾香里缠绵悱恻,热烈地拥抱,缱绻地吻别。沙滩为我们提供了温暖,河流为我们翻新了多少回美梦。有月亮相伴的人生总是多情浪漫的。沿着秋浦河走一回,看一回月亮,浪漫之情更加真实,回味绵长。当你走上河岸,徜徉在湫隘的老巷,踏着青石铺就的曲仄的石板路,有意无意地倾听回荡不绝的跫音,仿佛走进了历史。趁一线光亮,你会看到那条梦魂缠绕的河流又回到了你的身边。目光对接,它又倏地消失,留下惆怅的悠悠思念。
最好是秋天,在有月亮的夜晚,租一条敞篷小船,漂流水上。不要划桨,随其飘荡,它会把你带到一片杨柳依依的河湾。秋蛩唧唧,游鱼唼喋。坐在船头,寂静的山村灯火渐次熄灭,正是月色美好的时分。再从兜里掏一枝香烟,用火柴点燃,慢慢地品咂,合眼假寐,默诵唐诗宋词,或遐想美妙的事情、可爱的人儿,定会哑然失笑。睁开双眼,奇迹映入眼帘,成群结伴的小银鱼闹腾在小船的周围,怡然自乐,水中的月亮成了它们争食的美味。这比猴子捞月的故事更加让你咀嚼无穷。猴子固然滑稽可爱,而鱼优美地嬉戏本身就具有一种尤物舞蹈的美感,枨触在胸,不能释怀。
记忆不会消逝,常忆常新。我进城以后又多次重返秋浦仙境,重温旧梦,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正如我在一首诗中写道:“我们瞩望千里之遥,一千座大山之神庇佑你的遐征。我愿为你守护清贫寂静的小屋,丰收的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