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皓皓。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曾经多次引用这首诗,是被其中的凄美打动。尤其是结尾的“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让我仿佛看见那个在江边伫立的女子,回首遥望寂寞来路,不知不觉已是美人迟暮,白发皓首,芙蓉芳草的气息依然在清冽的风中弥漫,只是那个思念的人早已被命运辗转在了不知名的远方。为诗中的女子心痛,因为这传诵千古的文字会让读的人有一种言己心声的体会。
有没有一种真正的爱情是可以温暖地握在手心里的?有一个人曾说:“我不会让你忧伤终老,我要让你快乐到老。”明月小楼,砖路落花,回响着这句话的爱情今又安在?水过无痕,物是人非。――也许,爱情真的一次次地来过,只是我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它只能柴扉小扣,黯然离去。那么,我何时才能准备好呢?
每当午后的阳光透过明亮的落地窗落在我的书桌前,我总是在想,十年二十年后也会有同样温暖的阳光同样慵懒的午后,只是那热血澎湃的光辉岁月和憧憬爱情与理想的锦绣年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好像现在的我猛然发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已经悄无声息地一去不复返了一样。同样的场景,岁华已远去,这样的对比每每让人震惊。少年听雨,红烛罗帐;壮年听雨,断雁客舟;如今僧庐,鬓已星星;悲欢无凭,点滴天明。我害怕这瞬间体味到的物是人非,它代表了人在时光中的无能为力,揭露了人生在终极意义上的空虚。我不希望被这样的“真理”启蒙,我希望能够看着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和时光并肩同行,每当回首往事,感觉到的是丰富,是充实,是无穷的回味,是满足的欣慰。保尔柯察金那段经典名言,除去其中政治的因素,应当作为每一个积极向上的生命的座右铭。
所以,与其感慨逝者如斯爱情虚幻,为自己面对人生的美妙机遇没有准备好无力把握而怅然,不如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命运的安排,发现上天的慈爱。诸行无常,方才有生生不息的鲜活;诸多禁忌,方才有对自由的向往。而爱情,也许真的只有在离居中才能体会到心灵间那剪不断的相连,在忧伤中才能品味到那醇香敦厚的甜蜜。爱情已被传颂和演绎了几千年,纵然是一种幻觉,但它可以左右真实的人生,让人发现奇迹,让人迫近永恒――所以要相信它。在这片上帝死去的荒原上,惟有爱情能够让人拥有宗教感,成为神,重返久违的天堂。
想到这些,重读古诗十九首,便读出许多新的意味。其中的凄美似乎也透出了一丝淡定与甜蜜。那个江边伫立的女子也许根本不需要任何人替她心痛,她只是在一心一意心甘情愿心满意足地做着自己愿意用一生去完成的一项事业:用芬芳如花的生命去思念和爱恋一个人,直到终老。她是幸福的。
那么,我呢?我的人生是怎样一场事业呢?
我从一个脆弱任性的小丫头摇摇摆摆地长大,从“相信”走向“不相信”,从无忧无虑变得义愤善感,也许将来会重归“相信”,重归心灵的安静与圆满。比如对社会,对爱情的看法。社会会逐渐剥离掉中学政治课本粉饰的美好正义,呈现出黑暗的让人憎恨的一面,但是这片辽阔的哺育我们的土地,这些苦难的朴实的人民,还是让我愈来愈深地热爱,让我总是忍不住想付出全部的精力和生命去为他们做点什么。爱情亦会逐渐褪去校园时代梦幻的光环,暴露出人性的自私与人世的无奈,但是相爱时精神的洗涤与相融,灵魂的升华与高歌,还是让我愈来愈深地陶醉,让我不怕牺牲不怕后悔地为了这暗夜里瞬间的微光而纵情拥抱。
此时此刻的世界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此时此刻的心一定要是最好的。
我做过一个至今都难以忘怀的梦。我站在高高的悬崖边上,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可是我一点都不害怕。一个声音在问我:“什么是爱?”我平静地一笑,坚定地纵身一跃,投入面前无尽的虚空之中,用行动回答了这个语言所不及的问题。――那片虚空可能是爱情,可能是理想,也可能是某个人。我对它一无所知,但是我知道:我要去爱。所以忘却一切犹疑,全身投入,九死未悔。
李叔同圆寂前手书:“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于是,那个用一生去思念和爱恋的女子,在垂垂老去的时候,依然可以轻拂澄澈的江水,手捧清雅的荷花,在无尽的芳草气息中遥望那个人曾经来过的方向,在淡淡的忧伤中抬起头来,脸上露出幸福恬美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