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霪雨霏霏。人们走进碧云花园,1100亩田园豁然呈现,不禁惊叹,1500多年前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就在眼前。《桃花源记》中曾写:“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那个桃花源中,有溪水、有桃树、有草地、有野花。与桃花源相比,碧云花园中多了盆景、鲜果、蔬菜,还有大人小孩的欢声笑语。
信步碧云花园,偶遇“园主”潘菊明。惊讶时,潘菊明快人快语:“我是农民出身,我要做一份精彩的农业。”2001年,潘菊明经营的服装厂已经运营得很好,他在去欧洲和日本考察时,看到国外郁郁葱葱的生态农庄,有了自己经营生态农庄的念头。当年底,就有了碧云花园的雏形30万元人民币投资,5亩简易大棚、5万只香水百合。
十几年过后,潘菊明用他独创的“绿色理念”管理碧云花园,使之成为国家4A级景区。潘菊明的绿色理念就是不用农药、不用化肥,给人们提供最安全的花卉、蔬菜和水果。碧云花园是浙江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园区水果采摘游贯穿全年。每年6月至11月是葡萄采摘期,12月至次年4月是草莓采摘期,5月至6月是甜瓜、西瓜采摘期,此外还有水蜜桃、蜜梨等水果可以采摘。碧云花园把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相融合,通过结合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科普教育,带动农民致富,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潘菊明讲了一个小故事,几年前,碧云花园里的葡萄主管请教了葡萄专家,在其中1亩葡萄园中用了化肥。潘菊明到葡萄园时发现用过化肥的葡萄明显大于其它的葡萄,便向葡萄主管问明原因,主管如实回答:“用过化肥。”主管说:“可以卖掉葡萄或是发给员工。”潘菊明不留情面地说:不能把用过化肥的葡萄出售,更不能把卖不出去的葡萄发给员工。葡萄主管不知怎么办才好,潘菊明说:“你自己把这些葡萄买了吧。”这些葡萄最后被埋了,但碧云花园中再没有管理者用化肥和农药。潘菊明介绍,一般用化肥和农药的葡萄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不用的产量只有1200斤,但绿色葡萄价格高,收益并不差。
正是碧云花园的绿色策略,每逢节假日,吸引了周边上海、杭州的游客拖家带口前来观光。在这里,最常见的景象就是,父母告诉孩子,西瓜是地上长的,杨梅是树上结的。这就是碧云花园,湖水涟涟、鲜花朵朵、绿草茵茵、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