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不仅取决于强劲的经济增长,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保驾”。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表明,生活在经济迅速发展的都市里的人们,相当一部分会患上“大城市病”:生活节奏快,精神疲惫,紧张焦虑……而城市“绿肺”的大大增加,除了可以洁净空气,也使人们多了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对于塑造良好体魄和健康人格都是很有好处的。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下的人需要留给子孙一个富庶、优美、环境和谐的北京城,我们现在每多种下一棵树,都会成为后世发展的一笔宝贵资源。
今年的植树造林意义大、规模大,在推进的过程中有三个细节还须注意。首先是要“亲民”。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别成为摆在那里的“景”,建成后要让群众伸手摸得着、抬腿走得进去。第二个细节是重“建”更重“管”。22万亩的绿化建成后,如何使这一片片绿色景观长久保持下去,能够历久弥新?如何杜绝因管理跟不上而造成的浪费?需要有关部门强化管理意识,尽早规划好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来。第三个是要创新机制。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广大市民都有机会、有条件来为北京的绿化美化贡献一份力量?这需要有关部门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都想点花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