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将构筑580公里生态景观林带

  绿廊连海天,江景花烂漫,彩带愈璀璨,四时层林染。”这是我市实施绿色发展和生态惠民战略、规划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一幅美丽画卷。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按照市林科所编制的《汕头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送审稿),我市将规划建设总长逾580公里的“一岛八线一岸三江”生态景观林带,力争经过10年时间建设,使南澳全岛、全市主要交通干道、沿海海岸、三江和城区周边等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态景观效果进一步提升。

  全市森林覆盖率30.2% 树种1130余种

  汕头森林植被种类繁多,有马尾松、相思、桉树等123科1130余种。生态景观林带是我市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绿色通道、林分改造、中日友好红树林等建设工程以及汕头海岸湿地国际示范区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全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0.17万亩(含滩涂0.6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2.1%,有林地面积90.90万亩,绿化率90.8%,活立木总蓄积13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0.2%。

  部分山体植被裸露 “见绿不见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市陆路、水路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沿海地带的开发,部分路(河)段两侧、海岸沿线森林生态安全和景观建设显得相对滞后。据调查发现,一些重要路(河)段两侧、交通节点的裸露地及采石场等植被破坏地块,迫切需要进行复绿美化;部分路(河)段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山地森林质量不高、林相层次简单、景观类型单一,“见绿不见景”的现象依然存在。

  “1813工程”打造森林景观廊道网络

  今年8月,我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行动的号召,提出了对南澳全岛、主要公路、铁路交通干道、沿海海岸、韩江、榕江、练江等“一岛八线一岸三江”生态景观林带进行升级改造的建设工程框架。据介绍,“一岛八线一岸三江”生态景观林带共580.6公里,简称“1813工程”。“八线”为高速公路、铁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长度291.2公里。“一岸”为沿海生态景观林带,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宽度50米以上,包括湿地红树林景观林带,建设长度93.2公里。“三江”为主要江河生态景观林带:韩江(包括4条支干流)、榕江、练江三江出海口两侧20~50米范围,建设长度177.2公里。该工程于今年开始试点,力争3年初见成效,6年基本成带,9年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据市林科所有关负责人称,“1813工程”重点营建具有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景观廊道网络,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本报记者 刘文钊 摄影报道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1-12-13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