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构建立体化工业产业生态

    一湾两翼两门户,多核多园共生,多圈多点递进……昨天下发的《深圳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依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结合深圳工业布局现状特点,深圳将构建“一湾两翼两门户”发展带动格局、“多核多园共生”市域工业布局、“多圈多点递进”区域合作态势,促进产业链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加快全方位、立体化发展,形成良好的工业产业生态系统。

  一湾两翼两门户

  “一湾”:由深圳陆域临海的深圳湾、大鹏湾以及大亚湾所形成的天然海洋湾区,发挥毗邻港澳,接近国际海运主航道,连接珠江水系出海口,背靠珠三角地区发展主轴线的独特区位和地缘优势,以集聚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工业高端业态,带动腹地工业产业发展。

  “两翼”:深圳西部的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重点打造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和珠三角地区生产组织中枢,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东部的坝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布局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极,增强全市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两门户”:规划建设宝安松岗、龙岗高桥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推动原深圳制造业边缘地带向前沿地带转变,加强与东莞、惠州的工业产业合作,加快形成向东、西辐射东莞、惠州“两个门户”,夯实深圳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功能。

  多核多园共生

  围绕我市工业“一湾两翼两门户”发展带动格局,在全市范围内构筑四大工业主体功能区,促进全市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南部科技研发孵化主体功能区:以高新区深圳湾区、大学城片区为核心,加快建设大沙河创新走廊。加快高新区深圳湾区内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大楼和院校产业化基地建设。大学城以建设资源共享的科技服务平台、实验室为重点,建成集产学研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大学科教区。促进罗湖以“文化+时尚”为特色,打造国际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主体功能区:以高新区光明园区为核心,建设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计算机、化合物半导体、IC设计、电子元器件、平板显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快印刷包装、模具、钟表等产业集聚发展。

  中部高新技术产业主体功能区:以龙华、观澜片区为核心,建设计算机、电信通讯、机电一体化产业功能区。龙华片区形成以计算机设备、精密模具、机电一体化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坂雪岗片区形成通信与计算机产业集群,成为有国际影响的IT产业园区。观澜片区主要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服装等产业集聚基地建设。

  东部先进制造业主体功能区:以宝龙-碧岭-坪山新区为核心,建设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数字视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多圈多点递进

  核心合作圈层:以深莞惠一体化为契机,深化深港合作、产业提升,强化深惠合作、空间拓展,促进深莞合作、产业配套,大力实施边界开发战略,构建深莞惠东部产业轴、中部创新轴、西部功能轴三大产业发展走廊,率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跨城市、高集聚、高密度产业集聚带,推动大城市群发展。

  重点合作圈层:以深圳工业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为重要抓手,探索构建合作机制创新区、区域发展协作区和现代产业集聚区,建立有效服务机制和公共平台,创新区域合作帮扶方式,有序引导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拓展深圳制造业腹地空间,增强服务全省工业发展的能力。

  辅助合作圈层: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围绕深圳产业结构高级化要求,加强深圳与我国贵州、湖南等省份以及新加坡、越南等东盟国家制造业合作,支持深圳工业企业对外投资和拓展市场,构建梯度推进的区域工业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1-11-28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