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的未来发展”与“生态石家庄”、“环保石家庄”,成为“高峰对话”活动中的热点。参会的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环境报、21世纪经济报道、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第一财经、中国环境网,以及省市各主流媒体记者,与副市长王大军、市环保局局长张炬以一问一答的形式,“面对面”热议环保话题。
倾力建设五大重点工程
当与媒体谈到石家庄市未来发展时,王大军表示,未来,我市将大力实施中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大战略,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加强改革开放创新、保障改善民生、繁荣发展先进文化、优化发展环境四大举措,倾力建设正定新区、东部产业新城、大西柏坡、空港工业园、南部工业区五大重点工程,努力打造京津冀第三极。
王大军说,最近五年来,我市确定并先后启动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信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服装纺织基地五大基地,包括南部工业区、空港工业园、东部产业新城、大西柏坡等建设,产业集聚加速推进。
在一系列“工业强市”政策措施引导下,全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步伐加快,正瞄准现代产业体系发力,瞄准国内外同行业中技术最好、管理最好、效益最好的企业进行对标,力争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六大策略保天蓝水清
“目前,不少大的污染企业已搬出了市区,为了确保空气质量,石家庄市还出台了不少新规和限令。今后你们对治污减排工作还将采取哪些更多更具体的措施?”面对记者的提问,市环保局长张炬表示,在下一步的治污减排工作,将施行“搬”、“拆”、“推”、“整”、“治”、“建”等六大策略。
搬,就是搬迁重点污染企业。“十一五”期间,我市搬迁了48家重点污染企业,比如焦化厂、化肥厂都搬出了市区,减少了污染量的绝对值。拆,即拆除分散燃煤锅炉,在市区集中供热覆盖的范围内分散燃煤锅炉,已拆除了655台,削减烟尘0.69万吨,二氧化硫1.48万吨。推,也就是推广优质低硫煤。整,就是开展对建材行业的粉尘整治,目前我市已拆除了全市所有的水泥机立窑计143座。治,即开展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现已取缔和关停无证的或证照不全的污染企业570家。建,即大量的建设污水处理厂,目前全市已建起25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89万吨。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仍将围绕这六大策略,进行污染减排,让省会的天更蓝水更清。
生态环境实现“十大提升”
“我市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建成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在谈到石家庄市未来生态环境建设时,王大军表示,今后一段时间,是全市进一步提升省会形象和品位的关键时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发展阶段。
他说,市委、市政府将加大力度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建设将实现“十大提升”,包括:提升环城水系、提升环城绿化水平、提升滹沱河湿地生态景观、提升公园特色、提升城区绿化水平、提升燃煤污染治理水平、提升扬尘污染防治能力、提升机动车尾气治理能力、提升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水治理能力、提升垃圾处理能力。
“目前,我们正着手研究建立‘排污者付费、治污者赚钱’的利益导向机制,激活企业减少污染、治理污染的内在动力。”王大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