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包括昌平、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和延庆6个区县,面积107.092万公顷,涉及人口约220万。主要通过荒山荒地(荒沙)营造林、营造农田林网、草地治理、禁牧舍饲、小型水利设施、水源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移民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甘敬介绍,截至2010年,全市京津风沙源工程累计完成造林营林550.8万亩,草地治理65.9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2010平方公里、节水灌溉和水源工程4742处,生态移民12490人,山区绿色屏障初步建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据监测,目前全市山区林木绿化率达到71.35%,森林覆盖率达到51.75%,工程建设的540余座小型污水处理站,使工程区480多个村实现了整村治污,小流域主要水污染物COD消减20%、总氮消减29%、总磷消减49%,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密云水库水质连续十年保持在Ⅱ类地表水质标准,官厅水库水质由劣Ⅴ类改善到Ⅳ-Ⅴ类,其中门头沟三家店段全年达到Ⅲ类标准,符合饮用水源标准。监测显示,工程区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年涵蓄水量达到5.9亿吨,比工程实施初期的2000年增加5.5亿吨。监测显示,随着植被覆盖率的提高,京郊山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较工程实施前增加1倍。工程建设构筑了首都山区绿色生态屏障,有效抑制了境内风沙源的形成和外来风沙的入侵,增加了森林碳汇,使物种多样性进一步丰富,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和鸟类又回到了山间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