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青山绿水让城市更宜居

 作为资源小市,宁波不仅要补好工业文明的课,同时还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过去五年,宁波“绿色文明”的快车稳健前行: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基本实现,环境污染整治成效明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有了长足进展……

  “十二五”伊始,宁波打造“生态之城”的大幕已开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城镇、美丽乡村、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清洁海洋、森林宁波、绿色创建十大行动紧锣密鼓铺开。

  春末,宁波提出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按每年增加100公顷绿地的速度,通过5年的努力,跻身生态园林城市行列;夏初,市政府召开禁止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三年内淘汰市六区在用燃煤锅炉810台。

  城市环境天蓝水清景更美

  新近出炉的2010年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宁波市空气质量Ⅰ级优88天,Ⅱ级良228天。

  “十二五”开局之年,宁波重点推进清洁空气行动,实施多因子总量控制,出台有利于清洁空气行动的环境经济政策,加大对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环节的财政补贴力度。全面开展中心城区无燃煤区建设,重点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以排气定期检测为重点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力度。

  城市污水处理也是优化城市环境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共有污水处理厂9座,日处理总规模达到77.5万吨。至前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就达到84.01%,其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为56.34%。

  2006年起,实施了三江六岸污水截流工程:奉化江截污工程,姚江东岸截污工程,姚江西岸截污工程,日平均截流污水6.17万吨。这一工程的建成,结束了宁波城市生活污水直排三江的历史,完善了城市排水管网体系。

  在实施城区道路建设的同时,同步实施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排水管网体系。目前,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已基本覆盖海曙、江东、江北三区。

  城市绿化四季有花绿成荫

  自2003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以来,通过实施精品化建设(改造)、精细化管理,我市在不断提升园林城市创建水平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十一五”规划期末,宁波城市人均公园绿地10.49平方米,绿地率为34.51%,绿化覆盖率为38.04%。

  过去的五年,我市以三江六岸为绿化重点,先后建起了日湖公园、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环湖景区、鄞州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了专类公园的系列建设改造。为了丰富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和增加绿量,全面启动了以道路绿化为重点的“增绿、增色、增香”三增工程,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地、城区防护绿地等增加乔木量、增加色叶树种、香花树种以及地被植物数量,形成了“春花、夏荫、秋色、冬景”的城市绿地体系。

  此外,我市还着力推广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全面实施了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建设,市区17个公厕垂直绿化试点项目全部完工,不仅对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围墙进行了大面积的垂直绿化,一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也开始尝试屋顶绿化,基本实现了城市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的转变。

  城市垃圾变废为宝更洁净

  前不久,我市最大的工业固废处置站全面建成,每年可“吃”掉3.8万吨危险废物。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弃物处置的力度。目前,市区已建成了布局合理、能力足够、形式多样的生活固废处理设施体系,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效益日益突出。通过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减少生活垃圾填埋量,去年前9个月节约用地33亩,每年减少污水排放量30多万吨。与此同时,利用生活垃圾中的能源发电18317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75万吨。

  此外,2010年前9个月收集处理餐厨垃圾5.69万吨,制成饲料1770吨、工业油脂609吨、沼气145万立方米。中心城区约有630辆渣土运输车完成了密闭化改装,740辆安装了GPS车载监控设备,真正实现了中心城区内渣土运输车辆密闭运输的要求。

 新闻链接

  对照测评体系找差距

  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部分从城市绿化、环境管理与环境质量、土地资源管理三方面提出了要求,现将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工业危险废弃物处置率为100%;医疗危险废弃物处置率为100%。

  ◆城市空气质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0天,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均满足国家二级标准为优良。

  ◆工业企业污染防治: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90%;国控重点工业企业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全市完成强制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的要求;“双超”、“双有”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省级环保部门组织的评估验收。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dB(A)。

  ◆节能减排: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节能任务;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耕地、林地保护: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基本农田数量不低于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单位建设用地GDP增幅高于城市GDP增幅;征占用林地定额不超过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

  ◆土地利用秩序: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土地利用秩序良好;本年度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5%;本年度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10%。

  外地经验

  多伦多:世界最“绿”之城

  加拿大的多伦多,拥有两万公顷公园绿地,公共绿地上有500多万棵树,比人口数几乎多了一倍,每一棵树受到市政府保护。早在1991年,多伦多率先成立了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机构。从那时起,多伦多建立了自己的绿色体系,并开发了300个节能项目。2002年,多伦多为解决“热岛效应”,开始在城市建筑的屋顶上种上绿色植物,改善环境质量。现在,多伦多每年大约减少1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政府强有力的承诺、新项目以及超过8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使得多伦多成为世界上最绿色的城市之一。

  宁波日报记者 冯 ?u 通讯员 刘拥军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1-07-08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