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善

文艺表演活动。

市民参观野生动植物科普展。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王慧琼 通讯员 崔嵩)深圳作为我国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主要贸易市场和进出口口岸,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近几年,随着各级政府部门采取有力措施,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集聚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 多种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目前,我市城市管理局所属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森林公安分局、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共同承担着全市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为逐渐增强广大市民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我市加大了宣传力度。每年3月份“鸟节”、“爱鸟周”和11月份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期间,我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全力组织,大力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电视专题访谈、召开现场会、举行放生活动、举办培训班和书法绘画比赛、派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发布宣传广告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

  据统计,近五年仅“爱鸟周”活动,每年就吸引近3万人参与,发放宣传材料10万份。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的举报电话,功能正由过去举报逐渐转为如何植树、动物放养等问题的咨询。

  同时,我市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据统计,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就查处非法收购、贩卖、运输国家保护动物案件19宗,非法毁林占有农用地1宗,失火案2宗,非法砍伐土沉香树4宗,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受理治安行政案件9宗,林业行政案件28宗。

  ● 重视栖息地建设

  近几年,深圳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市政府加大了对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分布地建设保护管理力度。

  2004年,市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大执法力度保护我市生态环境的议案办理决议》,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林业发展决定》,明确提出对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珍稀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地区、生态系统典型地区和重要湿地等地区,要及时划建为自然保护区。2005年在我市建设用地非常紧张情况下,市政府将我市国土面积的近一半,共974平方公里土地划作基本生态控制线(号称“生态铁线”),而且制定了非常严格的保护管理措施,加强生态保护。

  此外,我市加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等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或分布地建设保护管理力度,陆续启动了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林相改造工程、深圳湾湿地恢复工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工程。目前,这些生态保护项目已陆续实施初现成效。

  师生文艺表演诠释环保故事

  ?D?D“保护野生动物,亲近自然家园”活动侧记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慧琼 文/图

  昨天上午的园博园,变成野生动植物保护展览大看台。

  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来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师生来了,从四面八方入园的游客也来了……烈日下,他们心中都怀着同一个理念,一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环保故事。

  “保护野生动物,亲近自然家园”。在大运日益临近的时刻,由广东省林业局、市城管局主办,深圳报业集团等单位协办的这一宣传活动,成为展示“新大运、新深圳”的又一窗口。

  五个节目新颖独到

  昨天的文艺表演活动,尽管只有五个节目,却从不同角度诠释野生动植物保护这一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南山区卓雅小学舞蹈《蚕趣》,全方位的展示了蚕从卵-幼虫-蛹-成虫的生命成长过程,在动作设计方面,加入了艺术体操、街舞等多种形式;在音乐方面,巧妙有趣、层次鲜明;在道具方面,夸张的桑叶,长长的丝带都为作品增添了色彩。在舞台明亮的灯光下,在缤纷的色彩中,孩子们跳跃翻滚、一脸欢乐,用他们灵动、活泼、柔美的舞姿生动有趣地展示出蚕的生命过程,舞出了蚕趣的韵律。表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独唱《一个真实的故事》,表演者以深情的歌声,讲述了出身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多岁的徐秀娟为寻找一只走失的鹤而牺牲在复堆河中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为之动容,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福田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学生演出的环保剧《人生何处不相逢》,讲述了一位小贩贩卖野生动物、食客贪吃染病,最后在公安局里相逢的事故,让观众感悟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自然财富、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一简单的命题。

  此外,南园小学学生表演的音乐剧《欢迎黑脸琵鹭回家》、南山蓓蕾幼儿园青年教师艺术团表演的舞蹈《碧波孔雀》,无不给人深思。

  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二(9)班同学白易轩表示,保护野生动植物不是一次宣传活动就行了,而是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如不吃野生动物、不用一次性筷子等,这些小事做好了,环保大事也就做了。

  卓雅小学舞蹈老师谢淑媛说,学校将深受同学们喜爱的科技养蚕活动定为舞蹈主题,就是赋予了养蚕活动更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孩子通过这一活动,感受生命、热爱科学、坚持不懈的人文精神。

  南山蓓蕾幼儿园青年舞蹈教师告诉记者,参加跳舞的9个人都是班主任,她们精心准备了半个多月,就是要用丰富、优美的肢体语言,展示孔雀的善良、聪明、美丽、热爱自由与和平,呼吁人类热爱环境、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该校大(二)班幼儿园小朋友李佳航表示,自己要从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口痰等不良行为和习惯开始,以实际行动参与环境保护。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的活动就过去了,男女老少仍饶有兴趣,急忙去参观野生动植物科普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都怀着这份信念与执着,一个自然家园必定会出现在身边!

  这既是深圳人的追求,也是全人类的追求!

  深圳建三个“中心”拯救濒危动植物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王慧琼 通讯员 崔嵩)面临人口、城市建设等快速增长、动植物栖息地、分散地日益“蚕食”情况下,我市筹建三个部门,开展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救护工作。

  深圳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国内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交易、运输、走私的主要通道和消费市场。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交易量大、交易种类繁多。每年,我市执法部门查获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都较多,其中相当一部分物种为国家或国际公约保护的珍稀物种。

  为保护这些珍稀生物资源,我市一方面抓救护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抓救护管理工作。2004年,我市规划建设了一个综合性的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该项目占地100多亩,规划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展览室、实验室、救护区等,政府投资1200多万元。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作为我市履行国际公约的一个重要场所,也将成为我市中小学生科普教育重要基地。

  1994年开始建设的仙湖苏铁园,先后引种、收集澳大利亚、美国、越南、墨西哥、俄罗斯以及我国广西等地苏铁类植物共计180多种。2002年底国家林业局将其定为“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后,苏铁“家庭”成员日益壮大,目前已达3科10属250余种,中国所有苏铁种、世界80%以上苏铁种都在这里扎根。最为有名的一株越南篦齿苏铁,经鉴定树龄有1000年,是深圳目前发现最老树种。仙湖苏铁园成为国内品种最多、规模最大、展示形式最为丰富的植物园。美国纽约植物园科学主任、苏铁研究权威丹尼斯・司登文森参观后称赞说仙湖苏铁园种类丰富,成果突出,当即以自己名字命名一棵苏铁。

  2001年,国家林业局启动15种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并在深圳建立“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2006年,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挂牌时,兰花才460多种,标本1100份,种植面积200多亩。目前,该中心已收集兰科植物增加到830多种,制作和保存标本3552份,面积增加到420亩,收集并培育了国产兰属植物的全部种类,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兜兰属种最为齐全。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1-06-21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