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上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园林绿化要上水平。省政府决定,把园林绿化作为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重中之重,在全省范围开展以“绿色,创造美好城市生活”为主题的“园林绿化上水平行动”,努力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宜居之城”。
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作用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兼具生态、景观、经济、文化、安全等多种功能,是宜居城市最显著的标志,是建设繁荣舒适现代化城市的必备条件。没有高水平的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就难称宜居,城市功能就残缺不全,城市发展就不可持续,人们过上美好城市生活的愿望就难以实现。
(一)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地球上80%的能源消耗、80%的温室气体、95%的污染来自城市。城市发展方式不但影响城市本身的发展,甚至关系人类的生死存亡。城市转型的方向,就是低碳、宜居和生态,就是要让城市与自然共存,让人与自然和谐。园林绿化作为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城市中最大的“储碳库”,是唯一主动调节碳氧平衡的城市设施,对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持续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健康永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满足人民群众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回归自然、呼唤绿色成为人类共同心声。园林植被功效是多方面的: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天然氧吧”;大量增加负氧离子,是空气中的“维生素”;吸收、滞留污染气体、烟尘、粉尘和光化学污染物,是空气、水体和土壤的“净化器”;抑制和杀灭空气中的有害菌,是“杀菌剂”;对噪声有着散射和吸收作用,是“隔音墙”;反射太阳辐射、改善通风条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气,是“加湿器和空调机”。园林绿化给人们提供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让人们享受绿色环境,体验生态文明,还具有防震、防火功能。抓园林绿化就是要让市民健康、舒适地生活,是为百姓、为自己、为后人办的一件大好事。
(三)提升城市品位的主要载体。发达的绿地系统是城市景观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面貌起着重要作用。园林绿化追求“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自然境界,通过植物立体布局和与周边环境合理搭配,展现城市特色美、舒适美,是城市的生机和魅力所在。有特色的绿化,有特色的园林,才能铸造有特色的城市。
(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有着良性互动关系。一个地方的环境越美、形象越好,知名度就越高,就越能聚集人才、资金等要素,从而提高城市的发展能力。园林绿化本身就是一个产业,不仅能促进城市地价增值,带动地产业发展,还能直接催生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一些发达地区之所以发展得快、发展得好,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搞园林绿化,以绿生财、因绿兴市。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抓园林绿化,就是抓生产力、抓持久竞争力,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把美好家园献给人民群众,把绿地碧水留与子孙后代,在我省城市园林绿化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全面实施“园林绿化上水平行动”
“园林绿化上水平行动”2011年目标是:唐山力争进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行列,新创建张家口、保定、栾城、涉县、迁西5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20个以上省级园林县城;全省城市绿地面积增加5000公顷,其中设区城市增加2700公顷;设区市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5平方米以上;新建500个园林式单位(小区、游园)。
到2013年的目标是:城市园林绿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秦皇岛、廊坊要进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行列,邢台、衡水、沧州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县级市全部建成省级园林城市,60%的县城建成省级园林县城;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7%、42%、12平方米以上;设区市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6平方米以上。
(一)绿地规划上水平。只有高水平地规划设计,才能建成高水准的人居环境。一是绿地布局要科学合理。树立全域绿化的大生态理念,统筹考虑整个区域的山体、湿地、森林、水系以及公园、游园等公共空间,对生态节点、生态斑块、生态廊道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均衡布局绿化体系,完善绿地功能,构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城市公园、街头社区游园等绿地大中小级配合理的生态园林网络。二是规划编制实施要高水准。引进国内外顶级规划设计单位,结合城市经济、自然和文化特征,搞顶层规划、顶层设计。绿地系统规划方案,要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三是规划体系要完整。编制完成市域绿化规划、公园发展规划、绿道绿廊规划、绿化隔离带规划、村镇绿化规划、防灾避灾绿地规划等专项规划以及建成区绿化控详规,开展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园林绿化设计,所有园林建设项目都要进行高标准设计。今年,所有的市、县都要完成绿地系统规划,已经编制完成的,也要根据创建园林城市的要求和三年上水平的指标体系进行重新修编。
(二)城镇绿量上水平。珍惜每一寸绿化用地,通过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按需建绿,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元素都充满绿色和生机。重点实施好园林绿化建设“五大会战”:一是园林城市创建会战。唐山今年要有决心实现“城镇一片绿”,即所有县(市)建成省级园林城;秦皇岛、廊坊到2012年,石家庄、邯郸到2013年也要达到这一目标;其他市到2015年实现“城镇一片绿”。已命名的园林城市,要在园林艺术、文化、生态和景观等方面完善和提高,现有国家园林城市要积极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同时,要做好“人居环境奖”和“人居环境范例奖”的评选工作。二是公园绿地建设会战。加强城市公园游园建设,达到“300米建绿、500米见园”的服务半径全覆盖。环首都县(市)三年内都要建成一个占地3000亩的森林公园,其他县(市)三年内至少建成一个综合性公园。经过三年努力,力争新增标准化公园500个以上、总量超千。三是绿网水系建设会战。参照石家庄、唐山环城水系建设的做法,积极开展河湖水系建设改造,营造“岸绿、水清、景美”的滨水生态景观。四是绿道、绿廊、绿带建设会战。加快城市林荫路、景观路建设,多种冠大荫浓的乔木,城市主、次干道林荫路比例三年要达到50%。加快建设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乡村绿道,石家庄、唐山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所有设区市三年内都要基本建成绿道、绿廊系统。实施好生态防护林、绿化隔离带建设。五是单位社区绿化会战。大力开展城市绿化“五进”(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发动所有单位庭院和居民区,按照新建小区和单位不低于30%、老小区和单位不低于25%的标准,进行绿化设计、施工和管理。推广“小区公园化、车库全地下”建设模式,把地上有限的土地用于绿化建设与景观营造,打造生态型、园林式新型小区。
要从经济发展水平出发,从自身基础和条件出发,按照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要求,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绿量。一要节地。城市绿化用地不可能无限增长,要广泛推广屋顶、墙面、桥体等立体绿化以及广场、停车场绿化,丰富林下绿化层次,提高绿视率、美誉度。二要节水。大力引进推广耐旱、节水、涵养水源能力强的植物,防止大草坪、洋树种,发展节水灌溉,提倡中水回用,减少水的消耗。三要节财。坚持选用优质大苗、多用乡土植物,花最少的钱建最多的绿。四要保护。加大城市既有绿地以及自然植被、河湖、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敏感地带保护和恢复力度。五要多种大苗。改善植物配置,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营造多层次、多形态、多季相的复层绿化结构,增加单位绿地生物量。六要推行广场公园化。广场不能建成“晒场”,要实施透水铺装,建设生态化林荫广场,广场绿地面积不能少于60%。
(三)绿化档次上水平。园林绿化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品位。一是骨干工程提档次。每一个公园、每一片绿地、每一个节点,都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打造一批标志性景观和特色街区。全省重点抓好20个关系城市全局、起骨干示范作用、能够成为城市“名片”的重大园林建设项目,各市也要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二是公园标准提档次。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公园五星级评定,对所有公园都评定星级、挂牌运营,各设区市都要争创五星级公园。继续开展“十佳公园”创建,今年申报的45个公园,要加大创建力度,今后“十佳公园”原则上从五星级公园中产生。三是园林景观提档次。坚持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汲取传统园林艺术精华,融入现代理念,凸显城市精神和气质,营造便民亲民、简朴实用的园林绿化风格。加强园林施工队伍资质管理,培育省内大型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严格实施招标投标、监理和监督管理制度,提高园林绿化建设质量。四是大事件推动提档次。通过大事件,推动大发展,是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唐山要尽全力办好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石家庄要在办好全省首届园博会基础上,争办2015年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其他市也要积极争办世界或国家级博览会。五是冬季增色提档次。要增加常绿树、彩色树的比例,通过观叶、观果、观干、观姿态等方式,让冬季城市色彩不再单调。
(四)绿化管理上水平。实行最严格的规划、最严格的审批、最严格的管理,管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的每一个方位。一是严格执行“绿线管制”。强化规划绿线的法律地位,建立“绿色图章”制度,从审批管理入手,保证各类建设项目按规定建设绿地,对生态系统和绿化用地进行强制性保护。绿线一旦被划定,无论其所有权属,任何人都不能擅自开发占有绿地。绿线控制范围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加强绿化全程跟踪管理。强化工程建设监管,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要与配套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加强对砍伐或移栽树木的控制和跟踪管理,依法查处侵占绿地、非法砍伐、破坏绿化等行为。三是建设数字园林。在数字城市基础上建设数字园林,围绕园林绿化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加强规划建设管理、资源环境监测、视频监控、应急救援等应用系统建设,建立可追索查寻、可定位分析、可快速补救的长效管理机制。四是加强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制定养护质量等级评价标准及考核体系,建立符合实际的养护管理评价机制,推行清单式养护管理,确保园林绿地功能作用的发挥。五是推行公园市场化运营。创新公园运营管理体制,实行管养分开、作业放开,推行市场化运营、市场化养护和市场化服务,变“花钱养人”为“花钱养事”,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强化园林绿化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抓好责任落实。国务院明确规定,市长对城市绿化工作负主要责任。不重视园林绿化,不狠抓园林绿化,将是不可弥补的过失,无法挽回的遗憾,就会愧对群众、愧对历史。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园林绿化作为三年上水平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精心制定园林绿化上水平行动方案,明确步骤、时限和责任单位,并抓好落实。要健全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园林绿化专题培训。
(二)完善政策法规。尽快就《河北省绿化管理条例》修编开展调研,提交省人大审议。出台《河北省园林绿化管理实施办法》及《城市绿线管理规定》、《单位小区附属绿地审批管理规定》等配套文件,制定完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城市绿道绿廊建设技术导则》、《屋顶绿化技术规程》等技术规范。各地也要研究制定园林绿化管理实施细则及配套文件,形成科学、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
(三)加大资金投入。城市园林绿化是重要的公益事业,是城市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各级政府要把城市园林绿化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项目,列入城市基本建设计划,安排必要的资金,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需要。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通过BT、BOT等项目融资模式以及公建民助、民建公助、捐资助绿、出让绿地冠名权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林绿化建设管理。
(四)开展专题研究。围绕城市园林绿化评价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设计及实施,绿地建设容积率奖励政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负氧离子浓度,强化绿线控制,数字园林,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树种选择与引种驯化,园林绿地市场化养护等,开展专题研究,加强数据统计。
(五)动员全民参与。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宣传园林绿化上水平行动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先进事迹,充分调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引导群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使“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成为自觉行动。
盛世兴园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刻在城市这一不朽的丰碑上。全省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打一场园林绿化上水平攻坚战,为打造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为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