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认真组织和实施生态建设,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实施信阳市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农村污水、垃圾污染等问题,重点监督指导全市人均收入超3500元的行政村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大力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乡村环境质量的改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制订《信阳市农村污染防治规划(2008-2020年)》。对所有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清查,要求所有达到国家规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必须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和污水达标排放”,对未执行“三同时”规定、污染物未实现达标排放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实施限期治理或者停产治理。
三是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止城市工业污染和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防止“十五小土”及落后工艺在农村死灰复燃。
四是扩大生态影响、加大生态创建力度。全力争取“欧盟/全球环境基金援助淮河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展全市生态功能区划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并大力开展生态县、环境优美小城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并把好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的审批,从源头上防止生态破坏,同时抓好全市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处理工作和尾矿库环境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并加强对生态敏感区的环境监管,严厉打击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维护信阳的生态优势,彰显信阳生态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