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临风、树下避暑、花中观景,“五一”假期,逛逛公园悠闲地度过初夏的假日,也是市民一种不错的选择。目前,天津市区内共有公园62个,今年还将新建公园10余个,在2008年全市新建2600万平方米各类绿地的计划中,公园绿地面积将达到1200万平方米。今后,越来越多的公园将出现在市民身边,这些公园在扮靓城市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自然、舒适、和谐的休闲健身场所。
大公园相继竣工
今年“五一”前夕,河东桥园、红桥竹园两座大型公园相继竣工,北辰区普育公园(原宜白公园)也完成了绿化工程,为天津增添了46.6万平方米的“绿肺”(桥园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竹园3.6万平方米、宜白公园21万平方米)。
![]() |
桥园是市内近期建成的最大的公园 |
![]() |
竹园内保留下来的大树资源搭配了新引进的竹类植物 |
据了解,这三座大型公园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桥园是市内首座湿地型生态公园,园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飞跨湖泊的平桥、拱桥16座,使公园以“桥”而得名。其中,巨大的红色栈桥是该公园的地标建筑;竹园是本市第一座以北方少见的竹类为主题的公园,虽称“竹园”,但园内保留了大量成材乔木,高大挺拔的乔木与摇曳多姿的竹类相互辉映,将北派园林的大气与南派园林的细腻完美融合,形成了庄严开阔而又灵巧秀美的园林景观,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同时显现;普育公园正在进行园内景观的提升改造,为与北辰区的普育学堂相呼应,该公园将增添“群书览胜”、“桃花仙岛”、“寒窗苦读”等景观以及从普济河东道到泰兴路之间一个种植百种桃花、寓意桃李芬芳的“千米桃花园”,打造“书院式”的园林景观。
除了这三座即将正式开放的公园外,按照相关规划,今年,天津还将建成南开绿水园、南运河风韵公园、下河圈公园、海河思源公园、耳闸公园、水上运动世界公园、中意友好公园、民俗公园和洋务公园9座公园。
![]() |
尚在施工中的长虹公园已是绿意盎然 |
![]() |
改造后长虹公园一角 |
另外,部分区级公园提升改造工程也正在紧张进行。目前,西沽公园改造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长虹公园已完成园内树木移栽、湖泊挖掘、地形整修等工程,在路面整修、绿地装饰、休闲娱乐设施安装调试等陆续完成后,公园将免费向游人开放。
走进公园 贴近绿色
今天,在水泥建筑林立的城市中,公园绿地更显弥足珍贵。建成一座公园,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其丰富的植物品种、繁茂的绿叶资源所发挥的制氧滞尘、涵养水分等作用,也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小气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桥园公园为例,这座公园南临盘山道,东以天山路为界,西北朝向卫国道立交桥呈扇形展开,濒临河东区万新村、太阳城、丽苑等居住区,周边居住人口近30万。按照园内2.6万株乔灌木、10.6万平方米绿地计算(宿根植物面积22000平方米,草坪面积84503平方米),每11.5位居民多拥有一棵树,每一位居民可以多拥有0.35平方米绿地。
![]() |
桥园公园尚未开放,门前的广场就已有很多市民在此休闲健身 |
“五一”前夕,记者来到了尚未正式开放的桥园,亲身感受到周围居民对于这座公园的喜爱。在公园门口的小广场上,已经有不少居民在此休闲健身,他们或是放风筝、或是滑轮滑、或是坐在树下的座椅上休憩谈天……不时有居民向正在进行最后清整的工作人员询问:“公园何时开放?”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从公园里吹出的风夹杂着泥土的气息和草木的清香,氧气足,呼吸也感到舒畅。夏天来了,公园附近明显比马路上温度低,现在我每天都围着公园走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