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环保行:生活垃圾包围母亲河源头

   水是生命之源,汾河作为养育三晋百姓的母亲河,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百姓安危。9月4日、5日,三晋环保行记者团来到汾河发源地――宁武县,对其河道整治、污水处理、垃圾排放等问题进行采访。

    现状:水质受到威胁

    9月4日下午3时,汾河流经地之一的东寨桥断面,塑料袋、包装纸等杂物夹杂在河边的荒草中 ,成堆的生活垃圾丢弃在河道里,非常扎眼,河道边放牧、洗衣等现象屡见不鲜。

    9月4日下午5时,宁武县东寨污水处理站。当被问及这些净化剂含有哪些化学成分时,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连连摇头,并表示:“这都是专家调配好的,我们只要按照要求添加就可以了。”

    9月5日上午9时,山西地方铁路集团宁静铁路公司化北屯煤台。一座座小山似的煤堆自北向南绵延近500米,而这里没有安装任何挡风抑尘设施,而距铁轨不足50米就是汾河河道。省环境监察总队副总队长许荣民查看完四周地形后表示:“不说刮风下雨,就是平时也有可能出现渗漏现象,影响河道中的水质。”

    忻州市环保局8月上报的监测数据显示,汾河源头雷鸣寺一直保持地表水一类水质,而距离雷鸣寺约两公里左右的东寨桥断面,水质却达到了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为什么在这么短的距离内水质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

    据了解,地处汾河源头的涔山乡与东寨镇分布有57个村庄7200人。这些人每天生活产生的垃圾、污水大都无组织排放,经由大庙沟和岔上沟这两条汾河支流汇聚到汾河。

    许荣民表示:“百姓生活垃圾是造成河道污染的原因之一,但也不排除上游就没有私挖滥采的煤矿。”

    措施:关煤矿 移民搬迁

    据介绍,为保证汾河源区的水质安全,宁武县从2005年到现在,共取缔国家明令关闭的落后淘汰“五小”企业80余家及当地诸多煤矿。

    “煤矿关闭后,直接、间接损失达到十多亿元,但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保护好母亲河。”宁武县长郭宝厚这样表示。对于因生活垃圾造成的汾河河道污染,郭县长介绍说,今年5月份县政府已经全面启动了移民搬迁计划,“57个村庄全部搬迁后,计划投资590万元,对原村址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搬迁采取“投亲靠友分散移民、小村并大村集中移民、建新村整体移民和建敬老院安置移民”等四种方式,并计划在今年完成4000人的移民任务。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08-09-09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